“VERY GOOD!平均造林保存合格率达88.1%,合同保存完好,财务管理规范,劳务费发放及时。”11月29日,德国DFS咨询公司乌尔里希·弗兰德先生宣布“中德财政合作河南省农户林业发展项目”顺利通过国际监测。据省林业部门介绍,这是我省首个通过国际监测的无偿援助造林项目。 该项目由德国政府提供,于2007年启动,计划实施期8年,总投资折合人民币1.2亿元,德方赠款和中方配套资金各6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营造林30817公顷,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和培训与技术推广等,涉及嵩县、鲁山、南召和卢氏的38个乡镇。目前已完成营造林22986.86公顷,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13080人次,完成投资6026万元。 按项目要求,国际监测是在造林后经过三个生长季而开展的一次重要评价,只有造林保存合格率达70%以上,才能进行提款报账。受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委托,乌尔里希·弗兰德先生于10月23日至11月24日,主要对项目2009年度营造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国际监测,抽查涉及15个乡镇,面积612.4公顷。 据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德援项目探索了我省利用外国政府直接投资林业的新路子,采用“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规划模式,农民意愿与营林技术相统一的工作策略,提倡生物多样性与营造混交林的营林措施,质量动态监测与资金分期支付相挂钩的支付手段,被项目参与农户所广泛接受,对提升林业部门在构建中原经济区生态网络中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