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专职来种地按劳拿薪酬 五千"职业农民"现身博爱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1年12月15日 08:50
    他们是农民,一年四季围着土地转;他们种地有专业分工,有的分管耕地、有的分管收割、有的分管打药;他们按出勤拿工资,有的还是年薪制。他们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他们是“职业农民”。

  12月14日,在博爱县金城乡南庄村,村民孙长青和老伴正在温室大棚里收姜:老伴分管收获,孙长青负责装车。老两口在村里的金城专业农机合作社上班。属于专业人员的老孙年薪1万元,属于半劳动力的老伴年薪6000元,加上6亩土地的租金4800元,一年有20800元的收入,是过去的3倍多。

  据金城合作社理事长孙永利介绍,合作社以两种形式承包村民的土地:一种是“租种”,以每亩800元的价格租种村民的耕地,超出的收入归合作社所有;一种是“双千斤托管”,村民按每亩800元的价格支付合作社种子、农药、化肥、机耕等费用,每年从合作社领取1000斤小麦和1000斤玉米。全村有1400亩耕地以这两种形式加入了合作社。

  金城合作社设“董事长”1人,“总经理”即总管1人,下设“车间主任”即队长4人,分管大田、山药、生姜、蔬菜4个“车间”。总管根据农时调度不同的“工人”到不同的“车间”上班,队长负责具体生产,但总管和队长都只管生产,不管销售,销售由设在县城的销售公司负责。

  过去由全村500名劳动力耕种的土地,合作社成立后只需100多人。长年在外打工人员不用再请假回家忙农活,减少了差旅费和打工损失。在合作社上班的这100多人,成了“拿工资”种自己地的“职业农民”。土地“托管”费用加上工资收入,他们的年平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

  如今,合作社托管的1400亩耕地,1000亩种植粮食作物,其余400亩轮作了山药、生姜、蔬菜等经济作物。去年,合作社统一注册了“清化”商标,“清化”牌怀山药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化”牌生姜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这些有了品牌的经济作物所带来的收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4倍。

  据悉,像金城合作社这样的专业合作社,在博爱县还有254家,近四分之一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流转承包耕地5.3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像孙长青这样的“职业农民”达5000人。(记者胡心洁)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