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2011我省对外开放成果丰硕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1年12月26日 16:13
    2011年,河南的开放和招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局面,成为引资大突破、外贸大跨越、外经大发展的一年。

  历年来河南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100亿美元,增长60%以上,居中部地区首位。

  历年来河南进出口额最高的一年:前11个月,进出口总额28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78.6%,全年预计突破300亿美元。

  历年来河南对外经济发展最好的一年:前11个月,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27.35亿美元,增长13.2%,超过年平均进度2.4个百分点。

  还有,180个产业集聚区和10个城市新区已成为开放招商的主平台,中部首个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保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运营,郑州出口加工区业务翻倍递增;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做好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硬件支撑准备。

  引进境内外资金突破4600亿元

  2011年,我省坚持把大招商活动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中,先后举办了豫京津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豫沪经济合作交流会、河南—港澳经贸交流活动、中国(河南)—东盟合作交流洽谈会、中原经济区合作之旅——走进台湾活动、河南省2011年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目推介签约仪式及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中韩经贸合作交流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强劲的资本支撑。

  “实际引进境内外资金突破4600亿元,超过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河南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在介绍我省今年的招商引资情况时说:“引进资金不仅数量大,而且引资质量高,资金和项目有一大部分在产业集聚区落地,龙头企业和基地型项目、集群类项目占了大头。”

  4家世界500强企业入豫,从而使投资我省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到72家。

  我省与62家央企签订19项战略合作协议和1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2898亿元。

  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上,我省引来3018亿投资硕果,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100个。

  外贸总额预计突破300亿美元大关

  多年以来,我省进出口总额长年徘徊在200亿美元以下。

  2011年,前8个月我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75.1亿美元,接近2010年全年177.9亿美元的规模,到11月份已达到284.7亿美元,全年预计突破300亿美元。

  随着贸易额直线攀升的是我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质量的提高。从数据上来看,2011年我省出口达到180亿美元,仅机电出口就达85亿美元,接近全省出口额的二分之一;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亿美元,占16%以上。一举摆脱了我省出口产品以初级农产品、资源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状况。

  前11个月,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8.53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完成年目标的106.8%,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目标;外派劳务60588人次,同比增长17.9%,完成年目标的95.5%,超过年平均进度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省农业积极“走出去”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有代表性的项目如商丘贵友食品有限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占地总面积超过一万亩的养殖、屠宰项目以及省内一些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的养殖与奶粉生产项目。

  开放带动多个领域快速发展

  引来资金技术的同时,对外开放的“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全局性带动作用已明显显现。

  围绕规划发展的18个重点产业,今年我省着力引进了一大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这些企业迅速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推动力。

  出口型项目富士康前11个月实现进出口76亿美元,占我省进出口增量的60%。在富士康带动下,预计今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150%以上,成为拉动我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以宇通、日产、海马为龙头的郑州百万辆汽车基地,引领今年我省汽车整车产量实现翻番;以中硅高科、洛阳尚德等为龙头的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使我省在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

  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了我省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此外,招大引强,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创业发展,为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创造了条件,推动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2011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13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总数首次超过省外就业。据统计,仅富士康一家企业在我省招工就达到13万人。(记者 赵振杰)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