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现场 记者佟建国 摄
本报记者龙滢
今年工作有四大重点
在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看来,今年省政府中心工作有四大重点。
一是打造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湖北省的神圣使命。湖北省居于中部之中,虽然无法如湖南、江西、安徽那样直接与发达省份“亲密接触”,但是,这也赋予湖北在中部中心崛起的历史使命。况且,湖北在计划经济时代绝对是中西部的龙头,30年前武汉的经济总量位于三大直辖市之后,为当时最大的省会城市。
二是持续跨越式发展。从2008年至今,湖北的经济增长率就高于全国经济增长率4-5个百分点,应该说借助抵御金融危机、沿海经济受挫的机遇,湖北实现了“弯道超车式”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拉动内需、产业转移的两大战略又给湖北带来持续的发展机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湖北经济”与“中国经济”不能完全划等号,两者会出现某种“错位”,即湖北处于上升期时,中国经济可能是处于调控期。因此,我们要坚持“快稳结合”、“虚实结合”、“招创结合”(招商引资与全民创业的结合)。
三是加快自主创新。大改革、大开放,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个具体的创新措施。周边的兄弟省市有的方面发展得比我们快,与他们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相关。比如在1998年,河南就提出发展150平方公里的“郑东新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占地2137平方公里的“郑汴新区”。重庆的两江新区也占地1200平方公里,而且获得国家的批准,成为四大国家级新区之一。成都为了追赶重庆,也规划出1570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
为此,叶青提出要规划“汉口北新区”。但他认为,创新更重要的还有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市场创新、机制创新等。
四是统筹区域发展挖潜力。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省委省政府在区域发展方面采取了超常规的创新举措,效果在不断地显现,2月提出建设武陵山、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4月鼓励两大副中心城市超常规发展,8月给两市一把手高配,11月提出振兴江汉平原、复兴大荆州、实施壮腰工程。4月与7月党政代表团到湖南、江西考察,提出共同打造“中三角”。这都为湖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综合优势将更好发挥
叶青认为,今年湖北还应该更有作为、更有创新。比如,增加“秦巴山区生态经济试验区”,因为武陵山、大别山、秦巴山区目前属于全国扶贫攻坚的11个连片地区。又如,能否明确武汉、宜昌、襄阳为湖北的三大城市圈,实现多点发展的目标。
叶青说,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是湖北加快构建战略支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攻坚年。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发展空间明显拓展与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并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速,我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更大;同时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我省发展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和风险。发展优势凸显与区域竞争压力加大并存,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促进中部崛起,我省的综合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要完成今年的预期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要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状态,确定更加积极的工作目标”。叶青说,全省经济总量今年要确保跨越2万亿元大关,力争更好的结果,为超额完成“十二五”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