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融入区域经济 强壮自身筋骨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2年6月18日 08:22

     颜廷昆  李廷婷 王宇琦

     编者按: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血液和动力,对于山东这个经济大省来说,尤为如此。

     随着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日益推进,山东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何保障山东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对石油的需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的山东石油分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齐鲁石化公司、济南分公司、第十建设公司、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等九单位,全力履行中央企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以博大的胸怀服务区域经济,以持续的创新履行历史使命,在齐鲁大地谱写了一曲雄浑壮丽的正气之歌。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刊发“中国石化驻鲁九单位服务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纪实”,展示这一世界五百强企业服务山东、强健自身的风采。 

      传承历史再创辉煌

      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驻鲁九单位中,山东石油分公司成立最早。

      1953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山东省石油公司在齐鲁大地上诞生。此后近60年的时间里,山东石油分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强化市场主导地位,理性判断市场动向,努力开拓市场,全力促销保供,使公司的经营总量逐年扩大、经营结构逐年优化。2005年,山东石油分公司跨入年经营总量超过1000万吨的油品销售企业行列;到2011年,山东石油的油品销售总量连续超过千万吨。

      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山东石油充分发挥成品油流通主渠道作用,努力克服困难,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市场供应,在关键时期体现了国有企业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得到了山东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座落于淄博市淄川区的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自1970年迁建淄博以来,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建设,他们发扬“亮剑”精神,先后建成了青岛1000万吨大炼油、齐鲁72万吨乙烯改造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为山东省的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建树精品工程的同时,十建公司自身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011年,十建公司已完成国内外总包产值48.3亿元,建成中交项目54项,并入选2010年度中国建筑业最具成长性企业百强榜,发展势头强劲。

      同样是坐落在淄博的齐鲁石化,这家建于1966年、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一体的特大型炼油、化工、化肥、化纤联合企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齐鲁石化目前已拥有炼油综合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乙烯产能80万吨/年,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到2011年,其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橡胶、丙烯腈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橡胶产量位居国内首位。

      企业振兴惠及地方

      今年3月29日,山东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2011年度山东纳税百强排行榜出炉,胜利油田分公司以197.19亿元的纳税额再次雄居山东省纳税企业第一名——这样的排名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胜利油田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已发展成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累计产油10亿多吨,上缴利税7000多亿元,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2011年胜利油田对东营市的税收贡献比2010年增加了37%,进一步促进了东营市的经济和城市建设。

      今年以来,东营市开展了大规模的西城道路改造,油地双方坚持互利双赢、优势互补:地方政府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油田改制企业、维护油区稳定等方面积极作为,油地合作顶层设计不断深化,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资源,在市政建设、公共事业、和谐环境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最终达到了企地共同发展的目的。

      同属中石化系统的齐鲁石化,一直坚持以世界一流的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迅速改善,“我们现在要做合格的追随者,我们进步的脚步应该让领先者感到紧张。”齐鲁石化负责人表示。在去年以来开展的中石化比学赶帮超竞赛中,齐鲁石化被认为是进步最快的企业。其旗下的炼油厂今年4月份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全部创出历史最好水平。按照他们的设想,在未来几年内,将有三、四套装置先后投入运行,加工路线的选择空间会更大,产品结构会更加合理。“届时,无论是加工能力还是装置配置,我们都将更加具备争当世界一流的底气。”齐鲁石化计划部相关负责人说。而在山东涌现出世界一流的企业,无疑会加快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步伐。

      炼化腾飞促行业发展

      济南炼化是一个集炼油、化工于一体、原油综合加工能力700万吨/年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始建于1971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济南炼化目前已拥有常减压、重油催化裂化、润滑油、柴油加氢、聚丙烯等主要生产装置30余套,固定资产原值54亿元。2011年,公司加工原油456万吨,实现利税总额40亿元。

      近年来,济南炼化领导班子结合国内外石化产业发展趋势和总部发展战略,从区位条件、原油性质、装置结构等方面分析企业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了以重质基础油光亮油生产基地建设带动新一轮发展,按照“分子炼油”理念,开展轻烃资源利用的发展定位,形成了坚持绿色低碳、实施差异化发展,打造精优强炼化企业的思路目标。“济炼清洁生产意识超前,起步早、工作实,走在全省工业企业前列,不愧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近日,山东省环评专家组对济南炼化进行2011年度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后给出这样的评价。

      位于海滨的青岛炼化1000万吨/年大炼油项目,是我国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项目。青岛炼化采用中国石化自有知识产权的领先工艺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6%以上,每年可加工进口原油1000万吨,年产汽、柴成品油700多万吨,石化产品200多万吨。

      花园式的工厂与青岛的美丽风光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如今,青岛炼化就像一颗璀璨的工业明珠,镶嵌在青岛的西海岸,并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展示出蓬勃的生机和强劲的动力。“十二五”期间,青岛炼化将坚持内涵发展为主线,完善1200万吨/年炼油综合配套,大力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做精做优炼油;实施差异化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走轻烃制烯烃发展大化工之路,实现炼化一体化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期,把青岛炼化建设和管理成世界一流炼化企业。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