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 辜胜阻
在西部开发、东北转型、东部领跑的区域经济格局下,改变中部区域经济增长“短板”地位对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作为连接东西部的桥梁和纽带,中部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区位重要,是承接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以武汉为例,它位于横贯东西的长江和纵穿南北的京广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安等特大中心城市的距离都在1200公里左右,可谓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中转性”和“过渡性”的区位特点明显,具有显著的市场辐射力。
中部拥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潜在市场巨大,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过渡和对接作用。(记者廖志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