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大力打造品牌企业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2年12月10日 14:5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江西来说,就应大力打造品牌企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品牌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品牌是企业资本的重要来源之一。有学者指出:“品牌是继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之后的第五大经营资源。”品牌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区域经济包括多种因素,如政府行为、自然环境、人口素质、区域形象等。但是区域经济与区域内品牌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品牌企业是区域经济中鲜活的生命体。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品牌企业的支撑,品牌企业的成长也需要区域内良好的经济氛围、经济环境。

  品牌企业能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品牌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在国内,“海尔”为青岛增辉,“雅戈尔”为宁波添彩;温州被命名为“中国鞋都”后,温州的鞋产品都有溢价优势;青岛有73种山东名牌产品、23种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带动了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有一大批区域内品牌来支撑。可以说,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也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没有品牌的企业或者不能培育出名牌的企业,只能成为别人的附庸,甚至从竞争中消失;没有品牌的区域不可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品牌正在改变区域经济的面貌,拥有一批强大的品牌企业是区域经济参与更广范围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企业能促进区域经济资本要素增加。资本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要素,一般以三种形式存在:一是物质资本,二是金融资本,三是人力资本。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别重要的资本,那就是无形资本,最典型的就是知识产权。品牌也是一种无形资本,特别是在法律越来越健全的今天,品牌也同有形资本一样,具有产权性。有人估算,雀巢咖啡的牌子值85亿美元,美国百威啤酒的牌子值102亿美元,可口可乐的牌子值244亿美元。有人笑称,如果可口可乐公司一夜之间所有资产荡然无存,只凭商标即可重振雄风。这就是品牌效应。品牌所有者对其品牌资本拥有财产权利,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是由商标法等相关法律赋予的品牌所有权所决定的。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内容,其他权利都是由它派生的。因此,品牌资本对其所有者来说,具有明显的排他的专有性,同时对区域经济来说,也是一项不可估量的资本要素。

  品牌企业能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内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产业要发展必须依靠企业,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有产业的崛起与发展。可以说,企业是区域内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品牌企业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最主要表现在品牌企业是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劲动力。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经验来看,出现了大量品牌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例子。例如,台州缝纫机产业集群的背后是飞跃和宝石两大品牌在支撑;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的背后是雅戈尔、培罗成以及罗蒙等一系列大品牌的推动;温州鞋业集群的发展也得力于奥康、红蜻蜓、吉尔达等品牌的发展;苏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离不开好孩子、梦兰、紫荆花等品牌的成长与壮大。实践证明,区域内品牌企业的优势越明显,集聚力就越强,聚集的企业就越多,产业集群的规模就越大,发挥的效用就越明显。

  品牌企业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是经济的细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要靠企业的转型,没有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无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而品牌企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的重要体现,也是转型的典范。国际经验表明,品牌企业发展好的地区,区域内的综合创新指数也较高。同样,在我国一些品牌发展较好的省份,品牌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大。比如,浙江省2006年省内“中国品牌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已达39.7亿元,占利润总额的24.3%。又如,广东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省内147家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就拥有发明专利1200多项,约占全省总量的10%。

  品牌企业能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有些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所赋予的资源,或是因为历史悠久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区域品牌企业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其在区域内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特色竞争优势。这些具有特色的品牌企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源泉。特色品牌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关键还是在龙头品牌企业的集聚效应。龙头品牌企业可以较好地解决产、供、销三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减少市场风险,不仅有利于把分散的生产者连接成有机整体,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而且有利于改变生产特色产品的散户和小企业在交易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我省大力发展品牌企业的战略路径选择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充分发挥我省在区域、资源和产业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培育、扶持和发展知名品牌和企业。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在产量、销售额、产值、利税等方面均排在全省同行前列,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我省还未构筑以知名品牌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品牌企业数量较少,价值不高,结构也比较单一。结合江西实际,借鉴先进经验,我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大力打造品牌企业。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产业品牌。我省有不少产业的产品都还属于初级化产品,获利水平不高,也未形成企业品牌或是产业品牌,发展比较滞后。比如,我省是农业大省,但并非农业强省,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无污染的江西名优农产品不少,而且知名度也不小,有机食品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高知名度品牌的不多,能将初级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的也不多。江西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产品可以按照自然资源型——产品加工型——产业延伸型的路径,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又如,纺织业也是我省的一个重要产业。仅南昌市青山湖区的纺织服装从业人员就有5万多人,针织服装90%供出口,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针织服装出口及加工基地。但是,这些纺织企业很少有自己的品牌,大多进行的是贴牌加工、来样加工、来料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江西的纺织服装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推进自主品牌的建设,做好企业品牌战略工作,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品牌。

  整合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化。产业集群既不是市场,也不是企业,而是群落,但这种企业产业群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产生外部经济,推动技术创新,最终促进企业品牌建设。温州有10多万家民营企业,且以中小企业为主。大量的小规模企业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要素资源高度分散,不利于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温州探索出了一条以品牌为核心集聚要素资源的路子,即利用品牌效应来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集约利用,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服装、鞋革、制笔、打火机、眼镜以及灯具等产业,为要素资源受限的温州产业升级提供了范例。产业集群对企业品牌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合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力量,集体打造企业品牌。从产业集群的结构考察,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中小企业因自身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单独创建知名品牌的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的概率低,而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和系统放大功能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能有效克服单一中小企业创品牌存在的“瓶颈”制约。因此,整合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力量,集体打造品牌是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的最佳选择。二是规避“柠檬市场”,维护企业品牌。“柠檬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这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产品,使市场上产品质量逐渐下降。产业集群在规避“柠檬市场”,制造和传播“正的市场信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之间可以对某一企业的越轨行为进行软约束,确保产品在每一个生产环节精益求精,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些优势正是在对企业品牌进行有效维护时不可缺少的。三是营造创新氛围,提供创新资源,保持企业品牌持久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内部具有良好的创新氛围,在集群内中心企业的示范下,被动的创新行为很容易演变为主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创新资源,大量中小企业相继在集群内部衍生,从而使整个价值链创造更大的价值。

  加强创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元素,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保证。顾客之所以青睐名牌,主要是因为名牌所体现的质量优势。可以说,没有高品质,就没有品牌企业。对那些雄心勃勃想创名牌的企业来说,质量作为品牌的本质是一道必须攻克的难关。而提高质量,主要靠自主知识产权,靠科技含量的提升。据报道,每销售1部售价600美元的iPhone4,苹果公司可以从中获得360美元的利润,占整个产品利润的90%。因此,江西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时,要通过境内外商标注册等途径,使用自有品牌、培育知名企业品牌,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等方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拥有更多的自有知识产权。

  完善地方立法,加强企业品牌的法律保护。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呼唤完善和健全法律保护。这是因为法律不但能保护企业的品牌资产和战略成果,而且保护和规范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市场行为。一个品牌要成长为名牌,需要走很长的路,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当学会用相关的法律来保护自己。首先,应依法登记注册企业名称,取得企业名称的专用权,并将企业的产品商标进行登记注册。其次,因为注册后的品牌资产,其享有的法律保护效力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地域性,企业应注意品牌保护注册的连续性,及时续展有效期满的商标。此外,必须注意异国注册问题,即不仅应在本国申请注册,而且应及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以此来保证企业对品牌资产的垄断权。再次,面对假冒侵权现象时,企业应及时利用商标法来保护自己的品牌。鉴于品牌法律形态的特殊性,品牌资产的法律保证战略应当在品牌总体企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应当对品牌资产的创立、营造、占有、使用、处置和利润追索实行全过程法律规制,构筑完整的品牌法律保护体系。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