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郑州银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
文章来源:中新网河南新闻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3年1月8日 09:14
    中新河南网郑州1月7日电 (记者 李志平)最近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形势回暖的趋势日益明显,银行业发展动态备受社会各界关注。1月6日郑州银行行长王天宇就该行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问题,接受本社记者的采访。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创新

  记者:郑州银行怎样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如何以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为明年工作的谋划布局?

  王天宇: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创新,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保持贷款规模的适度增加,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等方针政策。十八大结束之后,中央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以郑州为核心城市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方向。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我行在2013年工作中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适应现代银行业发展方向,加强业务转型,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长期以来,我行的业务发展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少,对我行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2013年我行将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对中收的考核激励力度;二是加强同业合作,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三是吸收借鉴同业先进经验,扩大中间代理业务的品种和渠道;四是分支机构建设将深入社区,加强精品社区银行建设力度。

  优化信贷资产管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013年,我行将继续发挥本土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作用,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信贷投放。拟全年新增贷款投放120亿元以上,信贷余额达610亿元以上;二是合理发展表外业务。在信贷资源有限的基础上,对信誉好、效益高、产品畅销的企业签发一定比例银行承兑汇票和信托计划。

  加速引进战略投资者。2011年,我行圆满完成了增资扩股工作,大大增强了我行的资本实力,为我行业务的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保障,但我行新增的股东普遍存在着实力较弱、持续的资本补充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2012年,我行的引进战投工作已取得不小成绩,先后与多家国内外有实力的潜在合作伙伴进行了接触。我行力争在2013年完成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工作,进一步壮大资本实力,为未来上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跨区域发展,增强服务中原经济区的机构支撑。2013年,我行拟在洛阳、安阳和许昌设立省内分行,在郑汴金融同城的框架下,在开封设立支行,增强分支机构辐射力度,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植根郑州,鼎立中原”

  记者:国务院已正式批准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郑州银行如何为中原经济区提供金融动力,采取哪些改革措施,为中原经济区强力支撑?

  王天宇: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有了纲领性的文件。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郑州银行作为地方一级法人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发挥决策链短,反映快速的优势,坚守本土有责,强化“植根郑州,鼎立中原”的市场定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最大化的金融支持。2013年我行信贷资金投放将侧重于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三农发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等方面,严格控制房地产、高污染高耗能和生产过剩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

  围绕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做好“三个特色定位”

  记者: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需要积极探索服务制度、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产品的创新,请介绍你们的经验做法。

  王天宇: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枢纽,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围绕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我行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三个特色定位”的发展战略,即商贸物流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专家、精品社区银行,并围绕以上定位,锁定服务对象,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水平。

  (一)加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信贷支持

  一是合理把握信贷增速、节奏和投向,增强信贷投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对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商贸物流、现代文化产业的信贷政策倾斜,同时继续加大对省内上市企业、支柱行业中的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的龙头企业及省市重点工程给予大力支持。二是结合河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区位优势,我行将全力拓展贸易融资业务,依托物流脉络为线索,组织人员对商贸上下游、仓储、物流市场进行调研,细分客户群体及新的市场,锁定目标客户,为重点物流企业的上、下游提供信托、租赁、抵押、保兑仓、保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搭建信息物流平台,将通过银行与物流双方深化物流监管、货押授信的合作模式,提供以银行为主导的代理监管,如仓单、未来提贷权质押等,向供应链企业搭建“金融—物流”一体化平台,筹划企业、银行、物流三方无缝对接、信息联通的一站式服务。

  (二)做本土金融支农排头兵

  一是延伸县域服务触角。县域支行、村镇银行成为我行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渗透农村组织内部,进入每个乡镇、村寨,纵向切进,扎根最基层,为“三农”建设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做实我行支农金融服务。二是创新支农新模式。针对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农户贷款面临“担保难”的问题,我行将充分发挥一级法人决策链短、自主权限大的优势,给予县城支行充分授权,推行授权内支行自主审批模式,继续构建支农贷款绿色通道。

  (三)打造精品社区银行

  一是扩充服务队伍。加大专业市场、大型社区、周边县域的人员分布力度,按照10人一组的配置结构,实行“专业市场、专人负责”,通过专人调研、专人谋划,及时掌握客户需求,把各类专业市场做精、做深、做透,做出特色,形成优势。二是延伸服务体系,立足于郑州市124个专业市场、106个大型社区和6个周边县域,初期以服务分队形式深入专业市场和社区,形成毛细血管状的服务网络,逐一到专业市场、大型社区、发达乡镇、村庄农户进行定点服务,后期将发展成熟的服务中心升格为支行,这些支行作为二级支行,以专业市场、大型社区和中心地带名字冠名,立足当地、立足基层,深化便民服务。三是不断探索便民利民的银行结算、代理服务之路,逐渐形成以银行卡为收付介质的代理居民生活费用交纳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为社区提供高效、便利化的“一对一”式金融服务。

  为中小企业融资铺平道路

  记者:中小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如何解决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请介绍贵行有哪些好的思路和方法?

  王天宇:中原经济区地处中部,区位优势明显,商贸物流业发达,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众多。长期以来,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着因缺少抵质押物带来的融资难题。

  郑州银行作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本土一级法人金融机构,多年来坚持将小企业融资服务作为自身的品牌化核心业务,在规模、技术、产品、理念等各个层面都领跑全省同业,成为中原地区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标杆银行。2006年至今,我行小企业贷款平均增速为74 %,年均新增为 23.02亿元,累计投放小企业贷款达398.45亿元。

  2013年,我行将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用好用足政策,持续监测、适时调剂,一般贷款投放继续向小微企业倾斜,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高效的金融服务,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客户群体,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增速“两个不低于”。二是大力推进小企业特色支行建设。无论新建支行还是支行迁址,我行必先考虑围绕各类专业市场而建,建立符合专业市场、集合行业领域金融服务特征和需求的特色支行,无限贴近中小企业。三是专设产品研发小组,为客户开发定制产品。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推出银行保理、循环贷款、最高额担保贷款等信贷产品,并根据客户深层需要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研发符合不同客户条件、不同市场标准、不同需求特征的产品和服务,努力解决小微企业因缺乏抵质押担保物、抗风险能力差、财务体系不健全等而致的融资“难”问题。四是引进国际先进微贷技术,积极探索创新小企业产品,通过对小微企业客户的走访,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开发,创新中小微企业营销方式、保证方式、审批流程和贷后管理。到2015年,确保小额信贷规模占全部信贷规模的50%以上,贷款利息收入接近全部贷款利息收入的55%。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