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预警系统、智能安全防火门、智能中药柜、智慧餐厅、地震报警器……5月10日—11日,第38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河南省科技馆举办。记者走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现场,感受到赛场上升腾着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
省科技馆二楼球幕影院内,排布着参赛青少年的作品展台。据了解,本届大赛共收到全省1780项申报项目,有119项优秀项目入围终评。其中,学生优秀项目109项,科技辅导员优秀项目10项。
不论是为解决交通拥堵设计的立体交通路线、为解决家庭卫生死角制作的菱形扫地机器人,还是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研发的微信小程序,学生们的很多课题都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国内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增加,暴雨和洪涝等极端天气、灾害频发,救援工作也面临很大压力。”辉县一中的刘佳航、刘子凡、杨加旭小组带来了小型无人水空两栖多功能模块救灾设备。“我们设计的无人机既可以在水里行驶,又可以在天空飞行,实现救援力量的无缝衔接。”刘佳航说。
“这些作品学科覆盖广泛,技术水平高超,充分体现了我省青少年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丰富的创造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评委刘华东去年还是参赛获奖老师,今年已是大赛评委。他表示,比赛的目的不是选拔最好作品,而是想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来自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的李鹏岚老师已多次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她认为,通过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在交流学习中得到激励,调动起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为未来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比赛中,我也参观了其他选手的作品。发现大家都在努力让科技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让我看到了科技创新的真正意义和无限可能。”郑州外国语中学的张景相说。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是为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而搭建的重要平台。”省科协党组书记尹洪斌表示。
本届大赛由省科协、省科技厅、团省委、省妇联共同主办。赛场内,“科创中原·筑梦未来——创新·责任·诚信·合作”的主题,见证着青春在创新中闪耀。(记者 马愿)
责任编辑: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