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商丘市正式进入汛期。气象部门研判分析,预计今年我市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偏多、气温偏高,且分布不均,旱涝风险叠加,旱涝并存、急转风险较高。随着汛期到来,市水利系统闻“汛”而动,周密部署防汛工作,从责任落实、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到应急演练,全方位织密防汛安全网,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介绍,为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到位,商丘市水利局3月份制订下发了《商丘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等文件,指导各县(市、区)修订完善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在建水利度汛方案、河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等,做到“一河一案、一库一案、一闸一案”。
今年3月,商丘市已完成15座中小型水库、49座大中型水闸水旱灾害防御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的更新明确,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在压实责任的同时,商丘市全面开展防汛隐患大排查,针对河流堤坝、水库、城市排水系统、农田水利设施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迅速组织力量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4月,商丘市水利局下发《关于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抢险演练工作的通知》,结合平原地区防汛特点、往年灾情和汛期可能发生的险情,于4月2日至5月12日在全市水利系统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抢险演练活动。
为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领导决策和险情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商丘市水利局成立了25人技术专家组和40人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抢险队,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全市水利系统共成立12支500余人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抢险队伍。
物资储备方面,商丘市水利系统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提前储备编织袋、土工布、冲锋舟、救生衣等23类防汛抗旱物资,总价值1000多万元,其中编织袋52.76万条、冲锋舟25艘、橡皮船46艘、各类发电机88台、排涝设备14套、救生衣4216件、救生圈2747个、小型打桩机13台、照明设备114台、各类水泵638台等,为水利工程抢险提供物资保障。
在区域协同联动上,商丘市建立水旱灾害防御协调机制,实现市域内各县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主动与山东、安徽2省及开封、周口等6市、8个县(市、区)水利部门沟通协作,建立汛情通报和信息共享机制,强化跨区域防汛联动。
眼下,全市上下严阵以待,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坚实举措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打赢今年的防汛攻坚战。
责任编辑:王靖 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