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鹤壁市财政收支如期完成“双过半”目标
文章来源:鹤壁日报    添加人: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时间:2025年7月22日 16:02

  当前,鹤壁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奋勇争先、步伐不停。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靠前发力,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财政工作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1.3%,为年度预算的76.3%;全市财政支出完成86.3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民生支出完成6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3%。鹤壁市财政收支如期完成“双过半”目标。

  鹤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数据的背后,透露的正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力度和温度。今年上半年,鹤壁市财政预算执行呈现哪些特点?下半年,财政资金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又将有哪些大动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又将如何持续发力?从鹤壁市上半年财政“账本”中,“云鹤”总结五大关键词,带你一探究竟。

  关键词一:增收节支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云鹤”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同向发力、深挖潜力,谋深谋实财源新增长点,加强财税协同,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推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增幅为1.3%,较去年同期扩大0.9个百分点。

  为全力做大财政“蛋糕”,鹤壁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55.27亿元,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试点示范类、奖补类资金18.79亿元,以淇滨区为主体连续两年成功争创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争取专项债券资金47.96亿元,已发行专项债券26.36亿元,拉动直接投资12.75亿元,支持33个重点项目建设,在稳投资、保市场、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着力强化财源建设,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落地,“320工程”企业实现税收7.95亿元。重点关注税收潜力较大的企业项目,深挖非税收入潜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追缴力度。持续巩固政府投资项目、矿山行业、房地产建筑行业和民营加油站等4个重点领域综合治税成效,加快征收入库进度,切实增强财政硬实力。

  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鹤壁市以勤俭务实的措施保障全市高效有序运转,全力打造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强化源头控制,硬化执行约束,厉行节约、开源节流,把省下的真金白银切实用在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服务发展上。

  关键词二:民生保障

  “云鹤”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86.3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完成6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3%,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分别增长7.5%、2.3%、0.5%,民生底色持续擦亮。

  为了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鹤壁市着力加强城乡低保对象、残疾人、孤儿、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今年年初以来已累计下达各项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34亿元,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支出,切实发挥财政资金保民生、兜底线的重要作用。

  为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鹤壁市把教育作为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领域,足额落实各学段各类教育资金,支持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扩充普惠性教育资源,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支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支持本科院校建设。拨付2025年春季学期各学段学生资助资金2636万元,学生资助资金通过“一卡通”高效、快速、精准发放,惠及学生近3.9万人次。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稳经济、提信心、强预期的关键。市财政局积极争取2025年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1.1亿元,其中,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激励资金300万元,同级财政实际投入奖补资金1022万元。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从人才就业保障、就业体系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等方面,合力打出稳岗就业组合拳,大力支持就业工作创新与服务提质增效。

  关键词三:乡村振兴

  恰逢雨季,淇滨区上峪乡朔泉村69岁的隋秋花说她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隋秋花家住在半山腰,家门前那条路原来的样子让她揪心:路面不仅狭窄,还凹凸不平,村民出行十分不便。“现在路拓宽了,安上了太阳能路灯,还在坡上加了护岸,俺再也不怕下雨了,平时坐在家门口,心里都可敞亮!”隋秋花和村民们对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赞不绝口。

  隋秋花提到的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是由财政部门单独管理的惠民工程,它以村民民主决策为基础,重点解决村内道路硬化、公共区域亮化、雨污管网改造等村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年初以来,鹤壁市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争取工作成绩斐然,已争取资金1亿余元,增幅达50%。资金重点用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为扛牢支农责任,激发“三农”新活力,今年年初以来,鹤壁市已筹措下达6.57亿元财政资金,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惠农补贴政策,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其中,筹措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63亿元,全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支持藏粮于技,筹措农机购置与报废补贴资金和防灾减灾等资金4386万元,支持农民采购智能、复式、高端农机装备,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病虫害防控、粮食作物高产攻关等。支持藏粮于民,筹措耕地地力补贴1.6亿元,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真金白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乡村振兴工作积聚强大动能。筹措衔接资金2.22亿元,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和提升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关键词四:提振信心

  “市委全会高瞻远瞩、催人奋进,提出了未来五年是鹤壁市转型突破、跨越奋进的关键时期,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进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市财政部门将对照全会提出的总体目标,把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责任担负起来,为鹤壁的发展竭力奋斗,矢志不渝为百姓创造幸福生活。”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索青春表示,全市财政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为了提振信心,鹤壁市以政策“活水”涵养财源根基,“真金白银”激励稳产增效。为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增活力,在全省“开门红”政策的基础上,鹤壁市结合实际出台了《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补充政策措施》,对春节期间正常生产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及在岗职工发放连续生产财政奖补,惠及市直及市辖区25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

  以超前谋划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增强发展竞争力。鹤壁市积极响应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号召,筹措资金1.17亿元促消费,全市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全面启动实施,激发消费增长动能,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对促消费的拉动作用。

  此外,抓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机遇窗口,加大项目谋划储备。积极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学技术支出5.06亿元、增长26.09%,支持“一室两城”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规范和强化投资基金管理,出台《鹤壁市市级国有投资基金管理办法》《鹤壁市天使基金管理办法》,推动设立规模达3亿元的鹤淇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培育鹤壁市新兴产业、前瞻性战略产业等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

  关键词五:促进发展

  “云鹤”了解到,为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鹤壁市强力推进低效国有资产盘活处置工作,盘活闲置资产赋能发展动力。全市已累计梳理资产盘活项目38个,实现资产盘活收益超20亿元。通过资产调剂,节省财政建设资金5734万元,节约土地64亩,切实发挥了资产效能,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同时充分发挥公物仓作用,物尽其用、开源节流,市级政府公物仓共借用及调拨资产79批次4000余件,节约财政资金420余万元;处置资产13批次,处置收入1700多万元。

  为支持产业发展,财政部门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深入落实“两重”“两新”政策,积极支持“双十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紧盯国家实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政策,积极发挥财政作用,加强工作汇报对接,努力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落地鹤壁。

  同时,积极发挥债券投资撬动作用,聚焦有效投资,严把债券项目关,优先保障全市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坚决杜绝低效无效投资。积极谋划跨区域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政府分领域重大项目清单,用好“债贷组合”和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政策,放大专项债券拉动有效投资乘数效应。

  基金赋能,充分发挥现有基金“引资引才引智”作用,支持汽车电子电器、镁基新材料等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及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抢滩占先。鹤壁市加快推进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河南商业航天产业基金,加强与基金企业沟通对接,争取合作与入股支持。结合实际主动参股国家、省级基金,争取更高返投比例投资鹤壁市重点项目,平稳起步提振发展信心,激发产业新活力、培育产业新动能。

责任编辑:安艳鸽 郭栩汝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