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洛阳市出台真金白银举措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洛就业创业
文章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    添加人: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时间:2025年7月22日 16:10

 日前,洛阳市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留洛高质量就业创业若干措施,从优化人才培养、拓展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服务、加大创业扶持等方面细化保障举措,计划5年内吸引7万名高校毕业生留洛就业创业。

  聚焦产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推动驻洛高校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淘汰低效专业,增设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紧缺专业。支持驻洛高校打造国家级、省级特色优势学科平台。

  ——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项目,鼓励重点企业联合高校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全面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年增“双证”毕业生1.2万人。

  ——强化职业规划:深化“专业+就业”双课程育人模式,分年级开展全景生涯教育,邀请企业HR、优秀校友进校园,举办职业规划大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政企校协同,全力拓展优质岗位

  ——激励企业扩招: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引导企业科学设置用人门槛,扩大招聘驻洛高校毕业生频次与规模。高校每季度组织访企拓岗,重点对接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开发市场化岗位5万个以上。

  ——稳定公共岗位:盘活编制资源,每年提供一批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倾斜招录高校毕业生。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等基层项目,每年提供岗位约1500个。稳定扩大国企招聘规模,每年提供岗位约500个。

  ——支持灵活就业: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创意经济、文旅文创和家政服务等产业,充分带动高校毕业生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灵活就业。实施“洛YOUNG小店”扶持计划,每年提供灵活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试点补充工伤保险,为灵活就业毕业生提供保障。

  全链条服务,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精准就业帮扶:市县联动对洛阳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施“1131”实名制服务(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每年服务不少于1万人次。对困难毕业生“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兜底帮扶。

  ——强化技能实训:围绕职业测评、面试实训等模块开展培训,引导驻洛高校开发“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应用技术”等微专业培训项目。全面推行青年群体求职能力实训营,覆盖在校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搭建对接平台:建设洛阳市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建强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每年开展“才聚河洛”“人才夜市”及行业专场招聘不少于100场。打造“洛阳有您更精彩”引才品牌,赴省外高校巡回引才。

  真金白银,激发青年创业活力

  ——落实创业补贴:对首次在洛创办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在洛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落实税收优惠,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加强创业培育: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每年开展创业培训5000人次。推进“大学生创业一件事”集成服务。加大创业孵化支持,每年免费提供创业岗位2000个以上。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开发“人才贷”“成长贷”等金融产品。

  ——鼓励返乡创业:发布县区产业人才需求,协调金融支持,引导毕业生投身乡村旅游、物流服务、农产品种植加工、特色养殖等现代农业服务领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优化生态,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

  ——强化安居保障:落实青年人才生活补贴,推广“河洛英才卡”,享受文旅、出行权益。加快建设改造小户型青年公寓和交通便利的青年驿站。

  ——提升城市魅力:提质升级青年友好特色街区、社区。组织“青年河洛行”“向基层报到”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责任编辑:郭栩汝 路娇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