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责任 ——打赢抗旱保秋攻坚战(下)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时间:2025年8月6日 16:19

“防汛抗旱是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面对气候变化、地域环境等诸多因素,各地各部门需将工作做到前面,把功夫下在平时,既要着眼全局安排部署,更要立足实际细化措施,让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7月以来,河南被持续高温笼罩,平均气温创下64年来新高,全省41%的气象监测站点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农田里,喷灌设备昼夜不息;水库旁,调水纪录屡破峰值……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多措并举、抗旱保秋,与旱情竞速的“夺粮保卫战”已经打响。

  秋粮生产对于我省全年粮食丰收起着重要作用,7月以来,省农业农村厅派出多个抗旱保秋指导组,赴全省干旱重点地区,指导抗旱浇灌工作。与此同时,省财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于7月中旬下达3000万元抗旱资金,8月1日又紧急预拨资金1亿元,全力支持各地开展抗旱保秋工作。近期,已累计下达资金2.6亿元。

  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责任。干旱具有潜伏性、持久性等特征,以“长期抗旱、科学抗旱”为原则,必须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在监测预警层面,需建立气象水文动态追踪机制,同步关注地质隐患与火险等级变化,通过分级预警系统实现救灾资源的精准调度,形成“监测—预警—响应”闭环管理。在风险防控方面,应推行“预检+排险”双轨机制,聚焦高危区域、脆弱群体及关键基础设施,通过灾前风险评估与隐患治理,将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防御。

  抗旱保秋是一项需要多方协作的持续性工程,既要压实属地责任与行业监管责任,更需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合力,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每个环节有效衔接。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必须高度重视旱涝并存、旱涝急转、旱涝交替等各种复杂情况。因此,各地各部门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摒弃传统的、单一的防灾思维,应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的策略,落细落实各项防汛抗旱措施,全力构建坚实的防汛抗旱防线。

  据省气象台预报,8月6日,全省多云到阴天,有阵雨、雷阵雨,其中黄河以南部分县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南部部分县市最高气温在37℃以上。总体来看,8月6日起我省多对流性降水,呈现“面弱点强”的特点,高温天气有望逐步缓解,但局部墒情不足的地区,旱情仍将持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汛抗旱是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面对气候变化、地域环境等诸多因素,各地各部门需将工作做到前面,把功夫下在平时,既要着眼全局安排部署,更要立足实际细化措施,让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营造起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把抗旱保秋落实到每个关键节点,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河南日报评论员 赵志疆

责任编辑:何山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